北京到沧源,大约6000多里旅程,也是黄家兴追花的间隔。
正值米团花怒放期,黄家兴本年循着花香又来了。这是一种成串敞开的花,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当地,色彩米白,透着特别的中药材气味,摘下花朵在手掌上悄悄击打,还会散落出红棕色的花汁。
2024年8月17日,我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讨所研讨员黄家兴(左)向班洪村支书岩翁介绍智能化蜜蜂饲养蜂箱。新华社记者吉哲鹏摄
“本年米团花开得早,长势喜人,我也早早就过来了。”黄家兴是我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讨所研讨员,中华蜜蜂维护与使用立异团队首席。为进一步研讨米团花蜜,本年春节刚过,他匆忙赶赴云南省临沧市沧源县,敞开新一年的追花之旅。
黄家兴介绍,与许多蜜源植物的花蜜不同,米团花的花蜜为红棕色,蜜蜂采到这种花蜜酿出的蜂蜜就会出现棕黑色,被称为“黑蜜”,为蜜中佳品。但在曩昔,因为色泽不好看,当地许多乡民误把它当成差蜜而丢掉。
此黑蜜非彼“黑”蜜。黄家兴觉得惋惜,专心要给这罐蜜代言。
2021年10月,在我国东方航空集团支持下,黄家兴来到沧源县班洪村等地驻点,还把团队带了过来,相关作业随即展开。一方面要对全县蜜粉源植物进行“了解”,另一方面则要了解当地蜜蜂饲养现状。
历时3个多月的调研,黄家兴团队有了重要收成。“咱们得知一种独归于这片山区的米团花。它是一种中药材,在沧源县的覆盖面积达17.3万亩,冬天开花,花期长达两个月。”他说。
长期以来,佤族大众有养蜂的传统,但纯粹是“靠天吃饭”。造访调研中,团队发现一个严峻问题——蜜蜂飞逃率过高。“米团花的花蜜含量高,蜜蜂只需采到一朵,半个月乃至一个月的‘绩效目标’就完成了。”黄家兴说,沧源原先养的蜜蜂总是出逃,进100箱蜜蜂,到年末只剩下几箱。
究其原因:一是过度压榨。旱季时,蜜蜂吃的本就不多,但乡民为了取得更多收益,会把一切蜂蜜割掉出售,效果导致蜂群饿肚子很多出逃;二是因技能缺少,乡民不会培养蜂王,一年就只有一只蜂王。当这只蜂王变老后,蜂群因生殖才能削弱,更简单逃跑;三是胡蜂损害严峻,特别是红娘胡蜂,两小时不到就能把一箱3脾的蜜蜂给销毁,导致蜜蜂逝世或飞逃。
一番“问诊”后,黄家兴对症下药。团队把实验站建到养蜂根底较好的班洪村,对蜂农进行训练,手把手教他们培养蜂王、扩繁蜂群和采收蜂蜜。一起,引导乡民给蜂群进步“福利待遇”,在旱季降临前留一批蜂蜜,需求时再补一点糖。
在这过程中,原先养蜂零根底的蜂农李光强学到了真本事。“咱们少数屡次投喂蜂群,影响工蜂,让它们感觉到外面大流蜜,然后蜂群宣布信号促进蜂王产卵,终究让更多蜜蜂外出采蜜。”他说,这叫奖赏饲喂,条件是不缺蜜,奖赏才会起作用。
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。没多久,蜂群飞逃率就从开始的75%降到35%。为进步黑蜜的产量和质量,团队还给蜂农教授现代化活框养蜂方法,以及替换巢脾、整理蜂箱等技能。针对当地旱季长、降雨量大的问题,黄家兴还发明晰一种带排雨房顶的蜂箱。
黄家兴以为,黑蜜具有巨大的展开的潜在才能,有望打造成当地特征手刺。沧源县也正好有这个方案。但要打造米团花黑蜜谈何简单,燃眉之急是对黑蜜的功用进行科学确定。
首先是黑蜜为什么黑?黄家兴团队与搭档薛晓峰研讨员协作,对米团花黑蜜的黑色构成机制进行解析,相关效果已宣布,为黑蜜质量辨别和产品研讨开发供给了要害的科技支撑。其次,黑蜜为什么好?科研人员对米团花黑蜜的活性成分和成效做多元化的剖析,标明米团花黑蜜在抗氧化、抗菌等方面有突出表现。
有了这些科研效果加持,米团花黑蜜很快遭到商场认可,价格涨了3倍,收购价达120元一斤。
黄家兴说,在米团花花期内采蜜,每个蜂箱能产2公斤到3公斤黑蜜,1个蜂箱每年收入颇丰。
好消息不断:2023年沧源黑蜜当选农业乡村部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;2024年沧源黑蜜我国养蜂学会集体规范正式对外发布。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,沧源黑蜜现已完成从默默无名到逐渐走出大山的改变,知名度继续提高。
数据显现,2024年,沧源县1018户4276人饲养中蜂3万余群,原蜜产量达200吨(其间米团花黑蜜20吨),完成归纳产量5093万元,较三年前增长了8倍。
亮眼“成绩单”背面,是整个团队年均300多天的驻点帮扶。但黄家兴仍不满意,还想有更大打破。现在,他和小组成员正在展开中蜂种类选育、高效饲养技能、中蜂授粉等中蜂饲养全工业链研讨,力求提前将蜜蜂工业打造为兴边富民的好工业。(记者严勇)